“你看这梁柱、砖雕,连裂缝修补都用了老料老工,真是‘修旧如旧’啊!”8月30日,站在整葺一新的吴家宅院门前,看着外地游客进进出出,来自河南省兰考县老君营村的七八位老年人感叹道。
这座始建于清代咸丰年间的古老宅院,在兰考县人民检察院的持续跟进监督下,终于重现原有风貌。
吴家宅院位于兰考县仪封镇,是黄河流域河南境内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民居之一。宅院采用传统砖木混合结构,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不仅存有吴氏家谱和大量传统家具,还是研究黄河流域民俗文化与建筑样式的重要实物资料,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因缺乏系统维护,宅院出现私搭乱建、墙体开裂、杂木附生等问题,建筑安全与历史风貌受到严重威胁。2024年8月,兰考县检察院接到“益心为公”志愿者提供的线索后,迅速进行实地勘查,并运用无人机进行立体取证,邀请文物保护专家参与评估。调查显示,吴家宅院东楼内墙存在4处严重裂缝,大门上方和西楼外墙杂草丛生,部分屋顶瓦片缺失、墙皮风化脱落,整体结构安全岌岌可危。
2024年11月,兰考县检察院依法向负有监管职责的仪封镇、县文物保护等相关行政部门发出检察建议,建议其履行监管职责,恢复古建筑原貌,建立健全长效保护机制,确保古建筑得到有效保护和传承。
随后,兰考县检察院督促相关行政部门组织召开由文物保护专家、属地政府代表、县人大代表、县政协委员参加的专题座谈会,对相关行政部门拟定的整改方案进行讨论。专家指出,方案中拟采用的亮白色丙烯酸乳胶漆透气性差,易导致内部结露损坏结构;部分新木材材质和色泽也与历史风貌严重不符,违背了“最小干预、修旧如旧”的修复原则。此次会议达成共识,由相关行政部门重新拟定整改方案,在不破坏古建筑的前提下,最大程度还原历史风貌,让古建筑真正“活”下来、“传”下去。
今年1月,相关行政部门向兰考县检察院回复称,已采纳专家意见,重新拟定整改方案,待完成审批程序后,立即进行修缮。不久前,吴家宅院完成科学修缮,相关行政部门同步健全日常巡查保护长效机制,严防问题反弹。
今年8月初,兰考县检察院邀请县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及“益心为公”志愿者共同开展“回头看”,确认吴家宅院已得到彻底修复,周边环境整洁一新,古老建筑庄严肃立,重焕新彩。
“我们检察机关通过志愿者举报、科技取证、专家参与、公开听证等方式,有效激活了行政机关的履职主动性,为破解文物失护问题提供了司法保障。”兰考县检察院检察长曹守威说。(法治日报记者赵红旗、通讯员张彩霞、黄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