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社会与法律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社会与法律 > 人物风采 -> 内容  

军号声声撼山河

作者:单慧粉、路波波   发布日期:2022-10-26  查看次数:27913  来源:解放军报
 
 

 

上图:马章锁近影。受访者供图

下图:马章锁上世纪50年代留影。受访者供图

左手叉腰,右手持“号”。

昂起头,98岁老红军马章锁以标准的司号员姿势演示军号吹奏。那份激昂,让记者动容。

“父亲不常说他在部队的事。”小女儿马淑芳说,只是常在饭前饭后或父亲下楼锻炼的时候,听到他哼起嘀嘀嗒嗒的调子。

“我没为国家作啥大贡献,而且都是过去的事了……”这些年,不喜张扬的马章锁很少提及自己的革命经历。年岁渐老,马章锁有关战斗细节的回忆,已在时光中化作遥远的“光点”。然而,提起80多年前当司号员的经历,他的记忆立刻清晰起来。

“为穷人战斗的事业是多么神圣,比吃饱饭的意义更大”

1924年,马章锁出生在宁夏盐池一户贫苦农家。7岁时,母亲因病去世。不久后,做货郎的父亲在走街串巷中“不知所踪”。年幼的马章锁和两个姐姐靠放羊艰难度日。

直到12岁那年,马章锁意识到,“外面的世道变了”。1936年,红十五军团骑兵团驻扎在盐池境内,派出小分队到各村宣传抗战形势,动员群众当红军打鬼子,保家卫国。

“我那时年纪小,还不能完全理解他们讲的道理。”抱着“跟红军走能吃饱饭”的单纯想法,马章锁和两个伙伴一起报名参军。

起初,部队首长见马章锁年幼体弱,将他分到骑兵团团部,后来又调整到卫生队。目睹红军打土豪、分田地、护百姓,为穷人战斗的激情在马章锁胸中燃烧,他执意要去“能扛枪打仗的部队”。

“你这么小,上战场不怕牺牲?”

“不怕!你们咋打仗,我就咋打仗!”

马章锁的坚决,打动了上级领导。他被编入陕甘宁边区保安司令部,成为一名通信兵。

1938年,年长了两岁的马章锁个头高了,力气也足了。他跟着通信参谋学习吹奏军号,担任司号员。

彼时,全民族抗战的大幕已经拉开。八路军主力部队挺进大青山地区,创建发展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同敌人展开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面对日本侵略者不断发起的疯狂扫荡,马章锁所在部队开赴绥远,与八路军大青山支队共同抗敌。

“那天,我和战友冲进一个院落时,看到一个日本兵的刺刀上正挑着一个小孩子……”忆及往事,马章锁几度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军号泣血。“我一下子感受到为穷人战斗的事业是多么神圣,比吃饱饭的意义更大!”马章锁把至纯的革命信念,系进军号上飘扬的红绸里;把对敌人的痛恨,融进奋力吹响的号声中。

“司号员与司令员一字之差,身后同样是千军万马”

马章锁曾犯过一个严重的错误。

有一次,骑兵团行军途中路遇土匪。“司号员!”团指挥员康健民向马章锁喊道,“听我命令,三连冲锋、二连待命!”事发突然,刚担任司号员不久的马章锁一时紧张,把军号吹成了“二连冲锋、三连待命”。幸亏康健民发现及时,重新下达了命令,才没有影响战斗进程。战后,康健民严肃批评马章锁:“再发生这样的事,非杀你的头!”

康健民的话如一记重拳,直击马章锁心底。再次拿起军号时,他感到沉甸甸的分量。“司号员与司令员一字之差,身后同样是千军万马。”马章锁意识到,军号是一支部队的“传令官”,司号员工作出一点岔子,付出的代价可能是许多战友的生命。

“任何情况下,都要把指挥员的命令准确无误地传递出去。”自此,马章锁一门心思练本领,想方设法学习吹奏军号的技巧。

冬日清晨,战友们还在睡梦中,马章锁已早早起身来到山头,迎着凛冽的寒风练习。他的嘴唇被军号磨得肿了消、消了肿,每次训练结束,小号里都能倒出水来。后来,马章锁的号声再没出过一次差错。

“战场上,司号员是很危险的岗位。每一次发起冲锋,司号员总是第一时间跃出战壕,以号为令调动部队。”马章锁说,冲锋号一响,敌人的火力闻声而来,先朝司号员的位置打。马章锁已记不清,他熟悉的各营连司号员中,有多少人倒在他们自己吹响的冲锋号的余音里……

“小马子,我记得你是我的司号员!”

“没错,当时您差点一枪崩了我。感谢您手下留情……”

多年后,马章锁与时任兰州军区副司令员的康健民重逢。回忆当年那次失误,两人谈笑风生。当烽火硝烟散去,在旁人看来,那是一段遥远的回忆。对于亲身经历过战争凶险的两位老兵来说,那是留在心灵深处难以抚平的痕迹。

在另一个“战场”吹响“冲锋号”

与许多老兵不同,多年来,马章锁没有特别珍藏的军旅老物件,甚至连那把随他征战多年的军号都没有留下来。

“他也觉得有些遗憾。”马淑芳告诉记者,新中国成立后,父亲跟着部队走南闯北,一直奋战在国防工程建设一线,“打起背包就出发,哪里需要哪安家,来不及收拾太多的行李。”

上世纪50年代末,随最后一批志愿军将士从抗美援朝战场归国的马章锁,在另一个“战场”吹响“冲锋号”。

当时,马章锁所在部队秘密开赴大漠深处,执行导弹综合试验靶场和原子弹试验场建设任务。

“广袤的戈壁滩上到处是机器的轰鸣声,部队官兵和施工人员昼夜在建筑工地上忙碌。”马章锁回忆,为“两弹”做窝的过程并不容易:冬天“黄毛风”一刮,寒冷刺骨;春秋季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吹得人睁不开眼;夏天,毒辣的太阳仿佛总不落山,晒得大地如同蒸笼。“即便如此,我们依然提前完成了外国专家口中‘不可想象’的任务。”马章锁自豪地说。

那些年,马章锁跟随工程兵部队转战南北,凿山开路。如今,许多工厂、公路仍在国家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住帐篷,喝苦水,斗风沙,父亲把‘以场为家,以苦为荣,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作为自己的誓言。”后来,追随父亲脚步来到新疆马兰基地服役的马淑芳,愈发深刻体会到父辈的筚路蓝缕。马章锁曾专门到部队看望女儿,马淑芳至今记得,那天,父亲骄傲地对她说:“看,你们住的房子走的路,都是我们当年修建的!”

1978年,担任原第二炮兵工程技术总队副总队长的马章锁,调回宁夏担任原银南军分区顾问。“我是从贺兰山深处走出来的放羊娃。从大字不识一个的‘泥腿子’成长为军队干部,离不开党组织和这片热土的培养。”他教育3个女儿,要永远跟党走、世代报党恩。

2018年10月1日,国庆节。清晨6点,一声嘹亮的军号,划破宁夏军区银川第一离职干部休养所的宁静。那一天,我军恢复司号制度,军号重新在军营响起。

“听到阔别已久的军号声,父亲十分激动,鼓着腮帮、瞪大眼睛,好像又回到多年前的战场……”马淑芳说。(单慧粉、路波波)


发表评论 发贴须知
网    名: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在社会舆论监督网评论发表的言论,社会舆论监督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图文  
他用赤城书写感动
军号声声撼山河
一杯清茶聚知音
民警匿名资助困难儿童11年 被
  点击·排行  
1. “贵过公交时代”来临 共享单车究竟还
2. 实名举报岐山县法院法官张红波违法乱纪
3. 实名举报岐山县蔡家坡招商局局长于银花
4. 他用赤城书写感动
5. 陕西省岐山县官商勾结坑害投资商真相调
6. 【书画】书画名家卢向前书画欣赏
7. 陕西省扶风县住建局工作人员打伤业主委
8. 全国多家媒体关注投资商资产在陕西岐山
9. 是农民工撒谎,还是汉中市勉县政府歪曲
10. 评标专家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由谁管辖
  最新·发布  
1. 安徽省民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光权
2. 贵州省委巡视组原正厅长级巡视专员申勇
3. 湖南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4. “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作品展”澳门站
5. 厦门海关查获未申报首饰161件 货值
6. 原价99元的挂饰被炒至2600元 盲
7. 首创集团原董事长李爱庆一审被判死缓
8. 安徽省民政厅原副厅长高光权被开除党籍
9. 西南大学大型原创话剧《袁隆平》首演
10. 全国铁路暑期运输7月1日启动 预计发
  投票·调查  
关于本站 | 投稿信箱 | 广告服务 | 加盟合作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2009 WWW.SHYLJD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民情与法制》杂志社 本网法律顾问:吴运亭 推荐使用 IE 7.0 1024×768 分辨率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京ICP备09077164号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