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 北京在行动
《北京市“十四五”时期优化营商环境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日前出台,《规划》提出,到2025年取得一批含金量高、突破性强、国际领先的制度创新成果,全面建成与首都功能发展需要相一致的国际一流营商环境高地。同时,在严格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基础上,适度扩大人才和积分落户规模,提高急需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落户占比;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全面建成“无证明”城市;打造更具幸福感的城市,建设更加温暖的住房保障体系等。
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在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方面,《规划》提出,持续放宽市场准入门槛。健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落实机制,完善以信用承诺为基础的商事登记制度,建立简约高效、公正透明、宽进严管的行业准营规则,推动准入准营同步提速,赋予市场主体更多主动权。此外,切实提高企业开办效率。推行企业开办全流程“免费办”,企业注册同时即可免费获得印章、税控设备和银行账户,实现开办“零成本”。
《规划》要求,完善公平竞争制度,健全以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和反垄断执法为核心的市场运行维护机制,深化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改革,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
依法向自贸试验区下放行政审批权力
在营造自由便利的投资贸易环境方面,《规划》提到,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投资环境,全面贯彻《外商投资法》,实行高水平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推行准入、促进、管理、保护多位一体的外商投资服务机制,率先形成外商投资的“强磁场”。
同时,完善自贸试验区管理体制,遵循精简高效、权责明晰原则,健全完善组团管理机构,力争实现“一个组团一个管理机构”。依法向自贸试验区下放行政审批权力,在经开区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一支队伍管执法”,提升行政效能。进一步放宽服务贸易准入,制定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最大限度放宽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和自然人移动等模式下的准入限制。
全面建成“无证明”城市
本市将营造便捷高效的政务服务环境,《规划》要求制定发布全市统一的行政许可事项清单,全面清理简并重复审批、不必要审批,对市场机制能够有效调节、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能够自律管理、通过事中事后监管能够有效规范的不再审批。
在近年来持续清理证明的基础上,《规划》提出,全面建成“无证明”城市。针对直接面向企业和群众、依申请办理的政务服务事项,全面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明确适用范围、适用对象、办理要求和风险防范措施,企业群众在办理政务服务事项时,只需书面承诺符合相关证明要求,行政机关直接依据书面承诺进行办理。文/本报记者 李泽伟
重点
提高急需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落户占比
《规划》提到,保障劳动力有序流动,创新人才引进机制,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有效的人才吸引政策,在严格落实国家户籍制度改革要求基础上,适度扩大人才和积分落户规模,提高急需紧缺专业应届毕业生落户占比。
在医疗、汽车、金融、新材料等领域,研究放宽外籍人才年龄、学历和工作经历限制,延长在华工作签证有效期。逐步推行外国人工作许可、居留许可“两证合一”,建立“一站式”服务窗口和服务站点,大幅提高办证效率。
拓展民生“一卡通”服务范围
本市将拓展民生“一卡通”服务范围,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在政务服务、社会保险、医疗保障、金融服务、交通出行等领域实现居民服务“一卡通行”。同时,拓展企业群众身边的政务服务,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实现更多政务服务事项可在街镇办理;通过布设自助办理机等方式,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步行15分钟范围内即可办理。
《规划》还要求,扎扎实实为企业群众“办成事”,大力推行“困难事项协调办”,在政务服务大厅设置专门窗口受理“办不成事”的问题,对因政府部门原因造成“办不成事”的限期整改,加强问题分析和制度完善,实现“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
建设更加温暖的住房保障体系
《规划》提出营造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营造尊重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文化氛围。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北京样板”。同时,要打造更具人文魅力的城市,建设一批各具特色、异彩纷呈的文化消费与体验空间;提供更加优质的时尚消费,打造一批国际消费新地标,打响全球知名的“夜京城”品牌,推出更多具有国际范、京华韵、时尚潮的特色创意街区。
此外,《规划》还提到打造更具幸福感的城市,建设更加温暖的住房保障体系,支持引导建设功能齐全、灵活多样、现代时尚的低成本租赁住房,形成一批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多功能社区。建设更加畅达的交通体系,轨道交通运营里程达到1600公里,中心城区绿色出行比例达到76.5%等。(记者 李泽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