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会现场。人民网记者 马晓波摄
人民网南京10月20日电 (记者马晓波)10月20日,江苏省民政厅、省老龄办等联合召开《江苏省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25年)》发布会。报告显示,2024年,江苏60岁及以上常住老年人口达2175万,占比25.5%;人均预期寿命超过80岁,提前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目前全省已有在业养老机构2240家,其中五级养老机构41家,数量居长三角首位。
今年是江苏连续第17年发布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报告揭示了江苏省人口老龄化新特征:常住人口首次零增长,老年人口增量小幅回调,出生人口小幅回升。结构上,低龄活力老人成老年人口增长主力,60—64岁老年人口达581万人,占老年人口增量的75.6%;“60后”新晋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显著提升,高中及以上学历占比15.87%,较10年前提高4.5个百分点。全省百岁老人达8811人,南通、徐州两地百岁老人均超千人。
“当前,江苏人口发展呈现老龄化与少子化并行的趋势性特征,但人口红利仍在延续,挑战与机遇并存。”江苏省民政厅副厅长邱泽森介绍,通过把积极老龄观、健康老龄化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统筹老龄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围绕居家社区养老主流需求,江苏构建起“15分钟养老服务圈”。建成各类老年助餐点8000余家,服务135.6万老年人;利用3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完成14万户家庭适老化改造,数量为前三年总和;累计建成城市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530余家,实现城市街道全覆盖;1.8万个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站点覆盖率达85.7%,服务老年人370万人次。
老年人精神文化与社会参与需求得到充分满足。全省实现县级老年大学全覆盖,建成74个高校“银龄学习中心”;省老年人体育节开展活动2.5万余场次,650多万人次参与;“银发生辉·银龄行动”开展志愿服务3万多场次,服务群众153.5万人次;“就在江苏”智慧就业服务平台发布老年就业岗位32万个,为4664名超60岁老人办理失业登记。
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速。江苏出台专项实施方案,重点推进3大领域10个方向加快发展,培育10个以上特色园区,目前已有19家单位申报建设。59个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和服务入选国家推广目录,数量居全国前列;6个康养旅游项目列入省级重点文旅项目。适老化环境持续优化,新建小区养老设施配建达标率100%,全年完成693个老旧小区适老化改造,1571部电梯加装投用;全省已开通敬老公交线路290多条,70周岁以上老年人全部免费乘坐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