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社会与法律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社会与法律 > 人物风采 -> 内容  

盐湖区农业英模谱

作者:王志英 赵瞻国 雷永元   发布日期:2020-9-28  查看次数:5108  来源:山西
 
 

 

随着全国第三届农民丰收节的召开,我想到了原解县、解虞县、安邑县、运城县,直至现在的盐湖区,在农业战线上出大力、流大汗的英雄模范人物们,他们才是我们不能忘记的,永远值得学习宣扬的榜样……

全国植棉劳动模范曲耀离

曲耀离,解县(今盐湖区龙居镇南庙村)曲庄头村人。

1950年,他种植的13亩棉花亩产533斤(籽棉)。其中有两亩创高产纪录,达745斤,比周围棉花产量高出20%至30%,获得省、区、县嘉奖。

1951年,他在村里组织互助组,带头走农业合作化道路,并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棉花丰产竞赛。竞赛中,他积极采用新科技,探索新方法,使再创记录,亩产籽棉836斤(折算皮棉约251斤),高出当地平均产量5倍。

在解县政府鼓励下,曲耀离以互助组名义,向时任山西省人民政府主席赖若愚报喜,并向全省棉农发出丰产竞赛倡议。

1951年9月19日,《山西日报》头版刊发曲耀离新闻报道,配发曲耀离手捧丰产棉花的照片与他给赖若愚的信,标题是“曲耀离互助组棉花丰收,每亩最高产籽棉八百三十六斤,向全省棉农挑战把棉花卖给国家”,在全省和国家产棉区产生了巨大影响。

同年9月,周总理派工作组来调查核实。经核实,其中的两亩棉花产量比报道中的还高76斤,亩产籽棉高达912斤(折合皮棉约274斤),创造了全国最高记录。

喜讯震惊全国上下。周总理立即报告毛主席。当时已是国庆节前夕,周总理立即邀请曲耀离到北京参加国庆观礼,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接见,成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较早赴京参加国家盛典活动的劳动模范之一。

从北京回来后,曲耀离向解虞县人民做了汇报报告。我有幸参加了报告会,记得最清楚的就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北京的厕所比我们住的地方都好”等等,满满的社会主义 ,当时就非常向往。

荣誉也接踵而来。1950年10月,曲耀离以全国劳动模范身份参加了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1951年,《人民日报》报道了他的植棉经验和高产记录。1951年11月22日,农业部发布关于曲耀离棉花丰产成绩和技术经验考察报告。1953年,曲耀离植棉法被编入新出版的《新名词词典》。1954年,曲耀离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受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1959年12月,曲耀离和郭振西、姚凤兰赴京参加全国群英会。1962年,上海植物研究所、山西省农科院委派植物、农科专家10余人来南庙村系统研究总结曲耀离棉花蹲苗高产技术。1963年3月20日,中共运城县委发出《关于研究推广曲耀离植棉技术的方案》,系统推广曲耀离植棉技术。1963年,为宣传推广曲耀离植棉经验,中央电影制片部门在运城拍摄了《晋南棉花蹲点栽培技术》电影。期间,全国来运城参观学习曲耀离植棉经验的达10万人之多。河北人民出版社还以《植棉模范曲耀离》为题,编绘出版了连环画册。全国还出现了300多个“学习曲耀离小组”。

农民副县长任千选

1968年,正是全国农业学大寨的时候。

那时,任千选任运城县车盘公社郑费大队党支部书记。他在领着群众建大寨田中,和水利局费宝林一起,创造了一种“万格网”平田整地法,即超挖回填,阳土上翻,土层不乱,当年增产。

消息不胫而走。1969年12月3日,省里决定推广郑费大队经验。1970年,省革委在这里召开现场会议,推广郑费“万格网”平田整地法。1973年10月27日,《山西日报》刊发了郑费大队连续五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调查报告,并配发短评。1973年,郑费大队建成高标准大寨田1392亩,人均一亩多,使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达《纲要》,本年粮食亩产550斤,棉花亩产150斤,成了全县农业学大寨的一面旗。

郑费火了 !现场会接连不断,参观者络绎不绝,特别是运城附近的人们,看着平展展的土地,沉甸甸的小麦穗,白花花的棉花朵,觉得“这里就是大寨”,有力地推动了全县农业学大寨运动。

1976年,运城县成立农田基本建设指挥部,公社成立农建兵团,大队成立农建专业队,在全县范围内掀起了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的高潮。地区和县级机关干部、学校师生、部队指战员8100多人,在四十里岗上组织平田整地大会战,动土方90万立方米,平田整地2600亩。

期间,郑费大队党支部书记任千选被群众选为运城县革委会副主任,相当于现在的副县长。

治理百里乱石滩的王真

王真,先是解虞县委第二书记,后任运城县委副书记、革委会副主任。

他是主管农业的。整天骑着自行车,进村入户,搞调查研究。期间,他发现中条山下风沙大,水源缺,十年九旱,杂草丛生,就立马查阅档案,翻看全县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历史资料。经过几个月的调查研究,基本形成了一套建设防风林带的规划。这为他“大战百里乱石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技术基础。

“百里乱石滩”,涉及东郭、解州、西姚、常平、席张5个公社、38个自然村,东西长100里,南北宽6里,总面积5万余亩,是一块“不毛之地”。

他从担任运城县委副书记起,就发动这5个公社、38个大队和地、县两级机关团体、企业、厂矿、学校、部队的干部和群众,大战百里乱石滩,决心在乱石滩上建设一条防风林带。

在乱石滩上植树造林,关键是取石换土。王真便与专家、科技人员摸索出一套“四个一”种树办法,即开挖一米见方的石窝,回填一立方好土,浇灌一百斤甜水,保栽保活一棵树。当年投工63万余个,造林1.8万余亩,栽树277万余株,使防风林带初见雏形。   

此后五年间,王真一直带领群众五战乱石滩,完成绿化任务3万余亩,植树534.9万余株,建起22行防风林和水土保持林,为中条山下的农业发展撑起了一道生态屏障。

1973年8月9日至24日,全国植树造林会议在运城县召开。1977年12月,《石滩巨变》一书,由中国农业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王真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沟东村后沟村。

后沟,有石有土,适合种植果树。王真便在这那里创办了550亩大的果场,发动城里干部和职工轮流上山,与当地农民齐心合力栽植了1.5万余株红五星苹果。因为果形、风味、色泽、肉质均压倒在国际市场上独占鳌头的美国蛇果,被国家评定为“山西5号”优良品种。

数年后,山西5号红星苹果终于成了当地农民的主导产业。当北京传来山西5号特大喜讯时,王真面对大山,两眼放光。 

王真书记还脚踏实地解决老区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主动请来水利专家,和后沟村民四处寻找钻探水源,终于在深山里打出一眼泉井。然后又发动群众钻了600多米涵洞,铺设8000多米管道,把清澈的山泉水引到了沟东村。二是亲自勘察,规划设计,动员群众开辟出一条8公里长的盘山公路,不仅结束了羊肠小道和肩扛人担的历史,而且成了连接邻县和外地的主动脉。

为了纪念王真对老区人民的恩德,1980年王真英年早逝后,运城县委县政府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悼联是:“对党忠心耿耿披肝沥胆献身革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永垂千秋。”

1990年,王真去世十周年时。后沟村民自觉自愿,自筹资金,自写祭文,亲手为王真书记刻制了一块“高山仰止百世流芳”的功德纪念碑。碑前的楹联是:“共同日月留青史 德昭山河署光辉”。    

1994年8月,王真书记被载入《运城市志》卷三十一“人物志”第一章“人物传”第一节“名人传”。

双季槐创始人雷茂端

三路里镇沟东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雷茂端于2008年培育出双季槐新品种。盐湖区委区政府及时总结和推广双季槐。到2016年10月,全区双季槐种植面积已达6万余亩,全国已达50万亩,解决了许许多多贫困户的脱贫问题。

以沟东村为例,栽种双季槐后,全村574人,年人均纯收入从950元迅速提高到12000元,比2010年的12.63倍。

但好景不长,因为双季槐芦丁含量偏低而价格陡降,让一个充满希望的产业跌入了谷底,甚至有些地方还出现了砍树潮。

面对此情此景,雷茂端告诉群众:“不要着急砍伐双季槐”。因为他早在2011年就启动了高芦丁米槐研究工作。2018年,相继培育出高槐1号、2号、3号三个新品种,芦丁含量分别高达31%、35%和40%,比越南、广西的米槐还高,国家林草局于2019年颁发了《高槐1号》植物新品种权证书。

将双季槐改造成高芦丁米槐,办法也简单,就是大间伐,大换头,大改形。

“大间伐”,就是对密植的双季槐(亩栽83株)采取大手段进行隔行隔株间伐,间伐后每亩只留30株;

“大换头”,就是对大间伐后的双季槐,在树冠(头)上进行高槐1号、2号、3号的高接改造,使其成为既高产、芦丁含量又高的新品种。

“大改形”,就是全部进行落头开心,树高控制在2.5米左右,每株只保留3-—4个主枝,最多不超过5个主枝,其余大枝全部去掉。 

按照这个办法,雷茂端先在沟东村改造了400亩,亩产230斤,每斤14元,亩收入3200元,较双季槐每亩多收1200元。

“大间伐大换头大改形”是米槐产业上的一场革命。既能提高槐米价格,也能减轻劳动强度,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它能为米槐产业带来二次辉煌,这对山区农民脱贫攻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雷茂端也于2014年获“运城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称号,2017年9月获“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2017年12月当选为山西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南山“皂角王”闫义定

南山(即中条山),草多、树少、石多、土少,漫山遍野的野生皂角灌木丛,一直以来就是农民的烧火柴。自从2007年闫义定退休回村后,他就在西姚、义同两个村包山3500亩,开始开发皂角产业,并取得成功。2015年7月23日《人民日报》刊发了本报记者刘亮明的通讯《闫义定:南山「皂荚王」》。2016年,全省林业系统推广皂角现场会在运城召开。2018年,盐湖区将皂荚产品深加工列入产业发展规划,促进皂荚产业发展。

在短短几年间,闫义定于他的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运城市盐湖区三源皂角种植专业合作社、运城市三源皂角加工厂、运城市三源皂角研究所,在“灌改乔”中,创造了四条经验(树立锲而不舍的科技攻关精神;接穗必须进行“蜡封”处理;品种必须进行严格选择;嫁接时间必须在春季,而且必须在砧木发芽前后短短的半个月内),培育了七种新品种(即“帅丁”、“帅荚一号”、“帅荚二号”三个皂角良种和河东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四个国家级品种,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通过品种审定),总结出一本《皂荚栽培管理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深加工产品(开发出“皂液”提取工艺技术,进而又以“皂液”为基本原料,开发出“洗衣液”“洗手液”“沐浴露”“果蔬洗洁精”等产品),为皂农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经济、生态、社会效益也非常好。栽种皂角树,大多是撂荒地、退耕还林地、荒山荒坡地,收入本来就很低,但皂角树三年挂果、五年见效、7年亩收入3000——5000元,经济效益属于上等;皂角林又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消除噪音污染、释放负氧粒子、防风固沙等功能,生态效益也很好。目前,闫义定和他的公司有育苗基地100多亩,年产成品苗40--50万株、接穗40多万个。已在区内外、市内外、省内外、远的可达贵州、宁夏、北京、海南等省,载种了二、三十万亩,社会效益也受到群众欢迎。

荣誉也接蹱而来。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先后被授予创新皂荚文化科普舘、脱贫攻坚先进企业、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山西省经济林示范园。闫义定本人也被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市“五一劳动奖章”等称号。同时,得到《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农民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今日盐湖》等新闻媒体全方位报道。

发表评论 发贴须知
网    名: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在社会舆论监督网评论发表的言论,社会舆论监督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图文  
他用赤城书写感动
军号声声撼山河
一杯清茶聚知音
民警匿名资助困难儿童11年 被
  点击·排行  
1. “贵过公交时代”来临 共享单车究竟还
2. 实名举报岐山县法院法官张红波违法乱纪
3. 实名举报岐山县蔡家坡招商局局长于银花
4. 他用赤城书写感动
5. 陕西省岐山县官商勾结坑害投资商真相调
6. 【书画】书画名家卢向前书画欣赏
7. 陕西省扶风县住建局工作人员打伤业主委
8. 全国多家媒体关注投资商资产在陕西岐山
9. 是农民工撒谎,还是汉中市勉县政府歪曲
10. 评标专家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由谁管辖
  最新·发布  
1. 安徽省民政厅原党组成员、副厅长高光权
2. 贵州省委巡视组原正厅长级巡视专员申勇
3. 湖南通报7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4. “无界·粤港澳青年艺术作品展”澳门站
5. 厦门海关查获未申报首饰161件 货值
6. 原价99元的挂饰被炒至2600元 盲
7. 首创集团原董事长李爱庆一审被判死缓
8. 安徽省民政厅原副厅长高光权被开除党籍
9. 西南大学大型原创话剧《袁隆平》首演
10. 全国铁路暑期运输7月1日启动 预计发
  投票·调查  
关于本站 | 投稿信箱 | 广告服务 | 加盟合作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2009 WWW.SHYLJD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民情与法制》杂志社 本网法律顾问:吴运亭 推荐使用 IE 7.0 1024×768 分辨率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京ICP备09077164号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