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湖区端的中条山上,草多、树少、石多、土少,满山遍野的野生皂角灌木丛,一直以来,都是农民取之不尽的烧火柴。
自从闫义定退休回村后,历经10余年的艰辛研究,终于把烧火柴变成了乔木皂角树,为山老区农民蹚出了一条脱贫新路子。
四条经验开创了“灌改乔”先河
把野生皂角灌木丛改造成乔木皂角树,主要办法是“嫁接”。但根据许多专家的以往试验,“根本不可能”。原因是“野生皂角灌木丛和乔木皂角树亲缘关系远”。闫义定却不信这个邪,他说:“关系远,不是没有关系;成活率低,不是没有成活率。哪怕只成活一棵,我们就要把‘根本不可能’变成‘可能的现实’!这就要求我们所有的人摒弃消极试验,进行积极探索!”
不被所谓的“定论”吓倒,要有锲而不舍的科技攻关精神。这就是闫义定的第一条经验。
经验二,接穗必须进行特殊处理,即“蜡封”;
经验三,品种必须进行严格选择,因为品种不对路时,第一成活率低,第二会出现“小脚病”;
经验四,在嫁接时间上必须在春季,而且必须在砧木发芽前后短短的半个月内。
在技术攻克后,闫义定公司已经成功嫁接了3000余亩,挂果面积五、六百亩,开创了“灌改乔”的先河。
育成七种新品种 总结出一本科普图书
现在,闫义定和他的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已经和山西省林科院郝向春、韩丽君联合培育出了“帅丁”、“帅荚一号”、“帅荚二号”三个皂角良种,分别于2014年和2019年通过了品种审定。又同中国林科院林富荣、郑勇奇等专家、教授联合培育出了四个国家级品种,即河东一号、二号、三号、四号,已于2019年通过了品种审定,创造了“育种之最”。
然后,闫义定与他的公司又对新品种的整型修剪、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开展全方位研究,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出一本科普图书:《皂荚栽培管理技术》,解决了皂农在生产中的一系列技术管理难题。
研发系列深加工产品 三个效益均获丰收
目前,闫义定和中国日化研究院副院长孙永强教授及南风集团技术研发中心王泽云主任联合,已经成功开发出“皂液”提取工艺技术,进而又以“皂液”为基本原料,开发出“洗衣液”“洗手液”“沐浴露”“果蔬洗洁精”等产品。不久的将来,以皂角为原料的绿色洗涤产品,必将取代厨房和卫生间所有的日化产品,彻底解决日化产品环保压力问题。
由于产品对路,三个效益均获丰收。在荒山荒坡上栽种皂角树,三年挂果、五年见效、七年亩收入3000——5000元,经济效益好的得很呢;皂角林有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消除噪音污染、释放负氧粒子、防风固沙等功能,生态效益也非常好;在荒山野岭上进行“灌改乔”是一种基本没有成本的脱贫产业,很受皂民欢迎,社会效益也极好。目前,闫义定已有100多亩苗圃,年产成品苗40--50万株、接穗40多万个,已在区内外、市内外、省内外、特别是贵州、宁夏、北京、海南等地载种二、三十万亩。
由于闫义定和他的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在“灌改乔”和脱贫攻坚战役中贡献突出,2016年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楼阳生和副省长郭迎光曾莅临皂角基地考察指导;省林草局局长张云龙还把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定为“皂角‘五位一体’示范基地”,决心要以西姚为基地,引领和带动全省皂角产业尽快上规模、上台阶、上水平,做大做强皂角产业。
荣誉也接蹱而来。近年来,闫义定和他的山西绿源春生态林业有限公司先后被盐湖区区委区政府授予创新皂荚文化科普舘、脱贫攻坚先进企业、被市科技局授予运城市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被山西省林草局授予山西省经济林示范园。闫义定个人也被先后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荣誉称号、被市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同时得到《人民日报》《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农民报》《运城日报》《黄河晨报》《今日盐湖》等新闻媒体全方位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