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社会与法律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您现在的位置:社会与法律 > 以案说法 -> 内容  

求职靠线上助考 别为“上岸”以身试法

作者:屈会超   发布日期:2021-11-10  查看次数:8260  来源:中国青年报
 
 

 

据媒体报道,受到疫情的影响,近段时间很多单位在人才招聘时采取了线上考试的形式。“无人监考”的情况,让不法分子发现了商机,一些不法机构通过多种方式发布广告参与“助考”,从中谋取利益。这严重干扰了用人单位的正常招聘工作,在社会上产生了恶劣影响。

对打着“助考”名义,为作弊提供“便捷通道”的违法产业链,必须予以严厉打击。由于“助考”行为可能发生在不同单位的招聘中,考生既可能触犯某些企业的内部招聘规定,遭到惩戒除名,还可能因在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作弊而涉嫌违法,在此过程中,组织作弊的商家、传播信息的平台同样不能免责。

对线上“助考”乱象进行严厉打击,问责参与“助考”的学生、商家和平台,让不讲诚信的人受到应有惩罚,才能让诚信之人真切感受到正义和公平,也才能弘扬诚实做人、诚信考试的社会良好风气。

对于求职者来说,通过考试“上岸”只是工作的开始,未来才是对工作能力的实地检验。如果工作之后被单位发现德不配位、才不适位,只会给个人、企业乃至社会带来更大的风险。面对线上“助考”乱象,招聘单位要有所应对,升级相关技术手段,为线上考试保驾护航,同时通过更加多元的人才评价标准,充分甄别求职者的品德、才能。

新闻报道提到“负责帮忙答题的老师包括教辅机构的知名老师以及各大海内外高校的研究生”,如果这一情况属实,即便商家不肯提供助考教师的专业证明,美其名曰“保护教师的个人隐私”,执法机关也可以此为线索,清查那些有违师德的“助考”教师,以及背后操纵组织的非法牟利机构。(作者 屈会超)


发表评论 发贴须知
网    名: 验证码:
  查看所有评论

· 遵守《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尊重网上道德,严禁发表侮辱、诽谤、教唆、淫秽内容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 您在社会舆论监督网评论发表的言论,社会舆论监督网有权在网站内保留、转载、引用或者删除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图文  
云南省教育厅:已将罗崇敏涉嫌违
乌江榨菜回应网传消费者吃出脚指
广东江海探索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
“我知道这种行为是违法的”
  点击·排行  
1. “贵过公交时代”来临 共享单车究竟还
2. 实名举报岐山县法院法官张红波违法乱纪
3. 他用赤城书写感动
4. 实名举报岐山县蔡家坡招商局局长于银花
5. 陕西省岐山县官商勾结坑害投资商真相调
6. 【书画】书画名家卢向前书画欣赏
7. 陕西省扶风县住建局工作人员打伤业主委
8. 全国多家媒体关注投资商资产在陕西岐山
9. 是农民工撒谎,还是汉中市勉县政府歪曲
10. 评标专家涉嫌职务违法犯罪由谁管辖
  最新·发布  
1. 香港特区立法会综合大楼完成扩建
2. 公安部部署开展“昆仑-2025”专项
3. 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开幕
4. 男子造谣成都太古里发生严重车祸事故,
5. 《狂野时代》等中国影片将亮相第78届
6. 全面推行以专项信用报告替代有无违法违
7. 甘肃副省长赵金云被逮捕
8.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 严厉打击破坏
9. 湖南省邵阳市委常委、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10. 国务院安委办印发通知:坚决防范遏制重
  投票·调查  
关于本站 | 投稿信箱 | 广告服务 | 加盟合作 | 人员查询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2009 WWW.SHYLJD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管单位:《民情与法制》杂志社 本网法律顾问:吴运亭 推荐使用 IE 7.0 1024×768 分辨率查看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注册备案号:京ICP备09077164号
网站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