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穿着一身休闲装的“秋实”,早早等在约定的地点,迎着爱心团队的成员一个个到来,大家亲切的打着招呼,犹如亲人。
这是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但对于62岁的“秋实”来说,这将是忙碌的一天。整个上午,她和伙伴们要到老城区南面的一处居民楼,探访一户曾被照顾过的人家,再到城区北面的266医院,看望一名身患癌症的年轻学子。
趁着等人的档口,她接打了好几个电话,电话那头大多是处在绝望边缘急需帮助的人,她会去他们的家里或医院看望,带去温暖。她生活的每天,都被打电话和探望挤满了,留给自己的时间微乎其微。
她已习惯这种因他人而忙碌的生活节奏,抓紧一切时间帮助别人,“能帮一个就帮一个”。 “秋实”的爱心团队来了7个人,乘公交车时,有的拿出了老年证,有的掏出了残疾人证。他们大多衣衫简朴,甚至需要别人照顾,但眼神中绝看不出些许的无助。
不知姓名的“亲姐妹”
一口气上五楼,“秋实”熟悉的叫开陈阿姨的家门,两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攥在一起。
陈阿姨已经77岁了,也是承德电台《相约在此时》栏目的听友。“总在广播里听说‘秋实’这个名字,总听说她为别人做好事。”一次听友聚会,陈阿姨总算见到了“秋实”。“别人都去聚餐了,但她一个人去小卖部买了包饼干吃。”
去年11月,陈阿姨的儿子颅内感染在北京住院,途经北京的“秋实”在北京站给陈阿姨打电话。得知情况,“秋实”赶到医院。洗脚、洗脸、揉搓身体,她像自家人一样看护着陈阿姨患病的儿子,饿了就拿出凉包子充饥。
陈阿姨的儿子病情稳定些,便转往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治疗。今年春节过后,陈阿姨91岁的老父亲也生病住院了。得知陈阿姨要两头跑,“秋实”又挑起照料老人的重担。端屎端尿、擦身子、洗脚,见老人被伺候的很好,有人问陈阿姨,那个帮忙的是你姐妹不?陈阿姨说:“不是姐妹胜似姐妹”。
眼见着“秋实”身体瘦了、眼眶瘪了,病榻上的老人急了,他命令自己的女儿,必须让”秋实”休息几天,但“秋实”只是笑笑,继续忙前忙后,见老人高兴了,就唱起他最喜欢听的红歌。“秋实”始终陪在老人身边,直至他生命最后一刻。陈阿姨告诉记者,时至今日,她还不知道“秋实”到底叫啥名。帮着张罗完老人的后事,身心交瘁的“秋实”大病一场。很多曾被她帮助的人,都想去看看她,却被“秋实”婉言谢绝了,“问她家在哪,她说我家在中国。”一位爱心团队成员说。
温暖重病少年
告别陈阿姨一家,“秋实”等人赶往266医院。“秋实”说,她从小接受学雷锋的教育,在热心肠的父母影响下,帮助他人成了她骨子里的精神追求。无论是以前在铁路车务段工作,还是邻里之间,只要一提到那个“好心二姐”,人们打心眼里佩服。
退休后,每月2000多元退休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用在“秋实”自己的生活起居,大部分以各种方式,送到因贫困、残疾、患病而急需帮助的人们手中。
来到266医院,“秋实”拿出攥了很久的500元钱,塞到张慧清母亲手中。去年,16岁的张惠清被诊断出肝癌,肝脏被切除三分之一,没成想,肿瘤又悄悄滴潜入脑部,医生为他做开颅手术取出部分肿瘤,但再次手术的风险很大。巨额的医疗费让这个农村家庭几近崩溃。
得知这个家庭的不幸遭遇,“秋实”独找到张惠清的病房,带来了生活用品和收音机,嘱咐孩子要开心的活着。听说张惠清的病情有转机,马上要去北京手术,“秋实”又带着爱心团队来看孩子。张惠清的父亲张书成,拉着”秋实”的手不愿松开,这个没有因癌症病魔而彻底绝望的汉子,眼含着热泪一遍一遍的重复着“感谢大姐”这句话。
我们叫她“秋妈妈”
爱心团队的成员“相约1954”是一名第五监狱的退休干部,前几年突患脑血栓。不久,只在电波中“见过面”的“秋实”,带着营养品登门拜访。受到感动的“相约1954”,心甘情愿跟随他的“秋实”,从帮助身边的人做起。
盲人听友“春光好”与她的邻居“春来到”,自愿加入”秋实”的爱心团队,虽然眼睛看不见,但在“春来到”的搀扶下,她跟随者”秋实”做善事,让自己活得有价值。
“秋实”说,他们的爱心团队已经有上百人加入,有曾经被她帮助的人,有和她一样乐于助人的人,更有来自社会各阶层的爱心人士。大家喜欢聚在一起,唱歌、聊天、帮助他人。
眼看中午将近,“秋实“准备在街边“对付一口”,然后赶到铁路医院。上午探望拥军老人尚桂兰,从她瘫痪在床的儿子口中,得知老人生病住院了。“秋实”想去看一看,能否帮得上忙,照顾一下她。团队的成员告诉记者,虽然大家都不知道“秋实”家住在哪?名字叫什么,但大伙儿都喜欢叫她“秋妈妈”,他们会在“秋妈妈”的带领下将善行继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