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曾建中 张想玲 文/图
一直以来,儿童食品安全都是公众关注的焦点。眼下进入夏季高温期,正是食品易腐变质的高发期。本月7日至18日,石市工商部门针对校园周边商店所售儿童食品进行了一次大清查,查扣了394公斤假冒伪劣儿童食品。
行动 十天查扣伪劣儿童食品394公斤
本月7日至18日,石市工商部门历时十天,对全市校园周边的儿童食品进行了一次大摸查。执法人员主要以儿童食品、麻辣食品、膨化食品、乳制品、肉制品以及地方特色食品为重点检查内容,以校园周边200米内的食品经营单位、食品批发市场、商场、超市、集贸市场、农村庙会和其他食品集中交易场所为重点检查区域,全面排查,一户不漏。
对于制售假冒伪劣食品、无证无照经营食品、经销过期变质、有毒有害等不合格食品、食品非法添加以及虚假宣传和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等违法行为,一经查明,进行重点治理。其中,区县(市)工商局严厉打击经销不合格儿童食品经营者:对无合法来源、标志不全、价格明显低廉、感官异常、不按存储条件储存销售的小食品一律查扣,一律从严查处;对不能履行食品安全自律制度的商户一律立案查处。
此次查处,工商部门共检查食品经营户24926户次,检查市场355个次,查扣假冒伪劣儿童食品394公斤。另外,共取缔无证无照食品经营户4户,查办食品违法案件8起。
走访“5毛”零食扎堆校园周边小商店
近期,记者先后走访了石家庄市区的青园街小学、裕华西路小学、四中路小学、东风路小学、槐北路小学和方北幼儿园。走访期间发现,在这些校园周边的小商店里,店名多为文具店,兼卖零食。而零食里充斥的多是诸如“牛排”、“羊肉”等面制麻辣食品,“水煮鱼”、“南京板鸭”等膨化食品,还有诸如cc糖、可乐豆等糖果。而每包食品的价格5毛为绝对“主打”,1元、2元甚至1毛为“陪衬”。
记者观察发现,在18种不同的5毛钱一包的零食中,16种有QS生产许可认证标志;10种有厂址、联系电话,但只有8种食品能找到生产日期(包括模糊不清的日期),另有一种小糖果已经过了保质期,一种塑料瓶装的果味型饮料只有厂址。而就产地而言,涉及广东潮州、辽宁沈阳、河南郑州及新郑等地,厂址多在村和镇上。
有店主称,这些廉价食品销路还不错,“价格便宜,味道也不错,学生们还挺爱吃的。”不过有家属直接将那些食品称之为“垃圾食品”,如孙大爷,他说他的家人从来不给孙女零花钱,“防止她买这些零食吃。”
家长陈女士称,自己的小孩读4年级,平时就喜欢买一些5毛钱的零食吃,“闹过几次肚子,可还是管不住嘴。”
在记者随意择取的10名家长中,有7名表示会每天给小孩零花钱,有4名表示小孩因为吃廉价零食导致身体不舒服。
有店主告诉记者,他们一般从批发市场进货,凭肉眼和经验判断产品质量,“会看一下包装、生产日期等,但很多东西我们也不懂辨别,觉得差不多就可以了。”
提醒 廉价又“好吃”,添加剂功不可没
品种繁多的“5毛”零食缘何获得小学生甚至初中生的青睐?缘由就在于便宜且“好吃”。正如一名小学生所说:“我就喜欢吃那种便宜的麻辣(食品)。”
既要廉价,又要“好吃”,添加剂功不可没。在上述的18种食品中(除1种食品未注明配料外),添加剂数量由3种到11种不等。其中添加剂“诱惑红、亮蓝、柠檬黄、日落黄”在糖果中使用普遍,“食用色素、食用香精”等常见于麻辣淀粉制品中。而这些麻辣食品中,未及撕开包装,其中的“香味”就“溢”了出来。
2007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和中国营养学会共同编制发布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 “棉花糖、膨化食品、巧克力派”定为限制食用的零食,即每周食用不超过一次,这些零食都是高脂、高糖、高盐的零食,如果食用过量,会造成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病、脂肪肝、高血压等疾病。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任副教授范志红说,小学生通常按嘴巴来决定是否“好吃”,而那些垃圾食品通过甜味和脆感来吸引孩子,“添加剂是在感官上吸引孩子,没有利于健康的成分,吃得越多,对身体越不利,(它们)虚假的填充下你的胃。”“添加剂就算没有超标食用,大量的糖分也不好,食品安全合格与健康营养也不是对称的。”范志红说,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对营养的需求“大而敏感”。
调查 部分零食包装袋上的QS标志不可信
记者在调查中得知,除去营养的欠缺,5毛零食包装袋上的QS认证标志、厂址、电话等也并不足以为信。
将零食包装袋上的QS认证号码输入“中国QS查询网”,记者发现这些号码基本能找到,厂址也基本匹配,但不能查看详情。
不过,桥西区工商局的工作人员透露,有些小厂家可能因为达不到相应的生产资质,会借用大厂家的QS认证标志进行使用。此外,一些零食包装袋上虽印有具体的厂址、电话,但在此前执法过程中,却有过实地找不到厂子、电话打不通的实例。
根据零食包装袋上的电话号码,记者随机拨打了6家的电话,但最终能联系上的只有2家。
桥西区工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在查处中发现儿童食品存在的问题主要在:超过保质期、虚假标注,滥用添加剂比较严重,不按规定温度储存,菌落检测不合格,“有的食品菌落超标多的达2万倍,少的50倍,严重的会导致中毒。”
而据知情人士透露,与市区校园周边售卖零食的“身份”相对正规相比,一些更为廉价的无QS生产许可认证、“三无”产品等“问题食品”逐渐向农村“迁移”。该知情人士告诉记者,根据其了解到的情况,一些批发市场是这些问题食品的来源地,“一些门市明面上摆着的都是比较正规的食品,但在隐蔽处可能藏有一些问题食品,这些食品一般是熟人来进货。”
应对 应提高儿童食品安全标准
为保证(儿童)食品安全,2009年至2011年,石家庄市工商局连续三年在全市流通环节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食品质量大检查行动,查缴问题食品数量逐年递减60%。在去年大检查行动期间,检查食品经营单位98037户次,发放食品安全明白纸47522份,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33941份等。
截至目前,石市已安装软件4157户,形成完整追溯链条的食品品种(批次)近18万种,录入电子台账商品信息800万条。
但在重抓严治的情况下,儿童食品安全仍没有卸下“紧箍咒”,隐患仍存。
范志红说,对于校园周边售卖垃圾食品,我国并没有进行太有效的管理,对于儿童食品中的添加剂也没有明确严格的规定,“吃不吃由家长和学生自己决定”。要保证安全,最好的办法就是“不吃”。
亦有专家认为,儿童食品安全空白明显,欠缺更为明确和严格的规定,对生产和流通等领域的监管不足,使得儿童食品仍有不可小觑的市场空间,安全隐患不可小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