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关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餐的报道让人欢喜让人愁。喜的是,湖南等地采取严格措施,确保每一分钱都落到学生碗里;忧的是,有些地方想方设法乘机“揩油”,“3元钱”营养餐根本吃不到学生嘴里。(综合人民网、湖南日报报道)
保证孩子营养,是孩子健康发育和成长的首要条件。在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广袤农村还有许多孩子吃不饱、吃不好,甚至每天饿着肚子上课,在这样的“贫瘠土壤”里难出壮苗。每生每天3元营养补助餐费虽然不多,但对农村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这不仅有助于改善农村孩子的营养,也可以大大节省孩子们因营养不良所可能导致的疾病所花费的医疗费用,无疑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
然而,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需要完善的制度设计进行匹配。纵观日前有关报道,“3元钱”能否都吃到学生嘴里,关键在于配套制度能否完善。一些地方从一开始就没有立好“规矩”,留下了不少可以钻的“空子”。结果,各路“高人”钻来钻去,虚报、冒领、挤占、挪用行为层出不穷,把好端端的一个善举“钻”得“遍体鳞伤”。这损了面有菜色的孩子的“吃饭钱”,肥了胆大妄为的“蛀虫”的“钱袋子”,让中央财政打了水漂。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克扣学生的营养餐,势必影响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健康,实质上就是在透支未来、损毁希望。如果补贴资金没能直接落实到补贴对象身上,中央补贴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而从中央拨款到学生获取“营养”,其路程之漫长,其路途之艰险,想必人人知道。雁过拔毛的事,我们见过太多。
在这个方面,报道中湖南等地的做法值得借鉴。这些地方建立了实名制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和学生营养健康监测评估系统,严防资金的“跑、冒、漏、滴”;将计划实施情况完全置于阳光之下,让学生、家长以及民众知道每一分钱的使用去向;开展专项检查,对不能确保3元钱完全吃到学生嘴里的行为依法严肃处理。这套“组合拳”,拉起了保护学生“吃饭钱”的“高压线”。这也启示我们,制度越完善,就能越大程度地保证不遭个别人钻“空子”,不让政策落空或者背离初衷。
如果说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青年就有什么样的未来的话,那么,一个国家有什么样的儿童就有什么样的青年。如何让营养餐真正真正“营养”到学生身上,而不是“养肥”了蛀虫,这考验着各级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孩子们翘首以盼,社会拭目以待。(文白石) |